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三复习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

高三复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收集并整理高三复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得系列试卷及其答案,查看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请关注我们!

高三复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

1、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文数一衡水金卷先享题

2、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英语1)衡水金卷

3、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衡水金卷语文

4、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一轮复摸底测试卷数学二衡水金卷先享受

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①贤良方正文学②孝廉③茂才④秀才⑤探花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
  A.生 B.旦 C.净
  D.末 E.丑
  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
  A.健舞 B.软舞 C.字舞
  D.花舞 E.马舞
  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 )
  A.诗言志 B.尚意追求 C.中和之美
  D.尊崇自然 E.乐以教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简述传统儒家伦理学说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3.简述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惯。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试述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1000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C 3.A 4.B 5.D
  6.C 7.A 8.A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CDE 2.ABD 3.BC 4.ABCDE 5.ACDE
  6.ABCE 7.AB 8.BCD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2.佛教在中国的流行,必然地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南朝时最富有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范缜本着道家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驳佛教,主张形尽神灭的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3.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当时出现”本草”一词,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4.这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影响力的思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但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力图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或主导地位,这是它的失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北方民族大举的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
  2.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立法指导;二是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三是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3.(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和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行为事象,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
  (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等。
  (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由于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各基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一种进己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一般以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的开始。其特点有:一是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二是考试定期举行;三是严格考试 ,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影响:(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科举制也制约和局限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制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作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制极端维护了专制王权。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2.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主要的观念有:
  (1)”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命题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功用,特别在儒家的诗教观念中,诗歌对社会政治的干预更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如《诗经》。
  (2)”文以载道”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强调文章要服务于社会。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很早就与道德教化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乐和礼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作用,只有加强礼乐教化才能使百姓有规可依。这种功利主义音乐观对后世儒家的音乐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

  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

  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
  A.西周 B.东周
  C.汉朝 D.明朝

  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

  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
  A.黄帝 B.高车部
  C.鲁班 D.伏羲

  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唐朝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孔子

  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
  A.《论语》 B.《孟子》
  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

  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
  A.24个 B.20个
  C.16个 D.12个

  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
  A.章炳麟 B.吴稚晖
  C.鲁迅 D.钱玄同

  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赖溟和熊十力
  C.唐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

  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宗法制 B.监察制度
  C.科举制度 D.法律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沙漠的治理

  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
  A.丞相 B.太尉
  C.尚书 D.御史大夫

  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
  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
  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
  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

  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 )
  A.《针炙甲乙经》 B.《千金要方》
  C.《千金翼方》 D.《伤寒杂病论》

  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
  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

  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唯一性

  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
  A.仁爱孝梯 B.谦和礼让
  C.重义轻利 D.真诚有信

  23.下列哪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
  A.北方话 B.南方话
  C.客家话 D.吴语

  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
  A.识字教学 B.写字教学
  C.句子训练 D.作文训练

  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广义文化

  27.新石器时代

  28.摊丁入亩

  29.宗法制

  30.语言崇拜

  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31.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

  32.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 )

  33.科举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

  34.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

  35.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圆圈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表观形态。(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

  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另外还有:http://learning.sohu.com/20060312/n242251074.shtml

高三复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

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

A.浅草社
B.未名社
C.莽原社
D.狂飙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 b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18年 D. 1921年 2.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b
A. 《京报副刊》 B. 《晨报副刊》 C. 《学灯》 D. 《新青年》
3.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a A. 春柳社 B. 民众戏剧社 C. 戏剧协社 D. 春阳社 4.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c
A. 1919年 B. 1920年 C. 1921年 D. 1922年 5. 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a A. 章士钊 B. 胡适 C. 吴宓 D. 陈源
6. 下列于1937年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是a A. 《画梦录》 B. 《包身工》 C. 《名优之死》 D. 《给战斗者》 7. 张爱玲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b A. 1942年 B. 1943年 C. 1946年 D. 1947年
8.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下列哪一文学社的机关刊物a A. 文学研究会 B. 创造社 C. 语丝社 D. 新月社 9. 下列属于“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是a A. 舒群 B. 柔石 C. 叶紫 D. 丁玲 10. 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是c
A. 《超人》 B. 《命命鸟》 C. 《小雨点》 D. 《小坡的生日》
11. 1902年在日本横滨问世的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的创办者是a A. 梁启超 B. 王国维 C. 林纾 D. 胡适
12.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哪一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a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21年 D. 1923年
13. 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属于c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A. 文学研究会 B. 新月社 C. 前期创造社 D. 后期创造社 14. 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b A. 冰心 B. 冯至 C. 徐志摩 D. 闻一多 15. 中国现代文坛首开“乡土小说”之风的作家是d A. 彭家煌 B. 王鲁彦 C. 许钦文 D. 鲁迅 16.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
A. 1928年 B. 1930年 C. 1937年 D. 1942年 17. 用话剧形式创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 《香稻米》 《青龙潭》)的作家是c A. 田汉 B. 夏衍 C. 洪深 D. 李健吾 18. 艾青第一本诗集诗集《大堰河》出版于b A. 1935年 B. 1936年 C. 1938年 D. 1940年 19. 代表郭沫若历史剧最高成就的剧作是c
A.《高渐离》 B. 《南冠草》 C. 《屈原》 D. 《孔雀胆》 20. 长篇小说《财主底女儿们》的作者是b A. 张恨水 B. 路翎 C. 孙犁 D. 胡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 下列哪些诗集问世于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A. 《尝试集》 B. 《扬鞭集》 C. 《蕙的风》 D. 《新梦》 E. 《烙印》
22. 被鲁迅称道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abce
A. 《官场现形记》 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C. 《老残游记》 D. 《新中国未来记》 E. 《孽海花》
23. 下列哪些是新文学第三个十年国统区文学的代表作家? A. 孙犁 B. 周立波 C. 丁玲 D. 袁水拍 E. 陈白尘
24. 下列属于“九叶”诗人的有?bcde
A. 鲁藜 B. 辛笛 C. 郑敏 D. 袁可嘉 E. 穆旦
25. 以下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作品是?abc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A. 《围城》 B. 《走在人生边上》 C. 《人?鬼?兽》 D. 《淘金记》 E. 《南行记》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 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27.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於现实主义。
29.“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 简述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格局的形成。2.翻译文学的繁荣。3,“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4.话剧的萌芽。
31. 简述《新青年》在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进攻的主要阵地。
32. 简述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出现的原因。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3. 比较分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同。34. 结合中国像代文学的发展进程和创作实践,论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和根本意义。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我国现代文坛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的两部长篇小说。它们在创作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在刻画人物手法上,前者以“静”的表现见长,后者以“动”的描写取胜;在矛盾处理和形象塑造上,前者表现出强烈的真实性,后者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在艺术手法上,《暴》要优于《桑》,而在形象的典型性和矛盾的处理上,《桑》又要高于《暴》。形象展现了农村由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转变的基本面貌,展示了农村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部分社会俗的变革。在艺术上具有“新颖独到的大众风格”,小说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绝大部分反映农村的生活和斗争,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质朴纯净,被称作“诗化小说”。)

鲁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小说在他的手中开始并且成熟,从而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走入世界文学之林。 他是现代杂文的开创者,他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吧杂文这一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形成了以他命名的“鲁迅杂文”。他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史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尝试具有诗的精魂和散文的外形的文体的作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衡水金卷先享题2025答案网 » 高三复习摸底测试卷语文衡水

2024-2025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网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