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密卷2021-2022高三一轮复摸底卷三,收集并整理衡水密卷2021-2022高三一轮复摸底卷三得系列试卷及其答案,查看更多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请关注我们!
1、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数学摸底B
2、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摸底测试卷三
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摸底卷英语一
4、衡水金卷先享题2021-2022生物一轮摸底
古代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也是“埃格曼侬”的作者的是哪一位
B.哀斯奇勒斯
C.沙孚克理斯
纸莎草
楼主是玩成吉思汗4的玩家吧,你的好多提问都与之有关.
全部问题答案如下:
蒙古人所居住的帐篷,它的名称叫什么? 蒙古包
以下哪位是古代希腊有名的医学家? 希波克拉底
在中世欧洲曾流行过「黑死病」,这倒底是什么病呢? 鼠疫
在英国『阿瑟王故事』里阿瑟王所拥有的宝剑,它的名称是? 亚瑟剑
印度教的三大神是「梵天」、「毗湿努」还有一个是? 湿婆
写于汉代的中国历史书,『史记』的作者是谁? 司马迁
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下列何者? 古兰经
日本的小说『源氏物语』中,和光源氏最先结婚的女性是谁? 葵上
位于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以拜占庭风格为代表性的建筑物为何? 圣索菲亚大教堂
日本的镰仓幕府为了监视朝廷,在京都设置了什么政府机关?六波罗探题
位于埃及的吉萨,有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属于哪个国王管辖? 胡夫
位于爪哇岛中部的佛教遗迹,被建造于8~9世纪时期的是下列的哪一个? 婆罗浮屠佛干
出现于印度神话,以猿的姿态现身的英雄,也被称做是孙悟空的是以下何者? 哈奴曼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 武则天
为了寻求经典,走访印度的唐代僧侣,也被称为三藏法师的人是谁? 玄奘
日本奈良时代的留学生,受皇帝重用,与诗人李白有往来的是谁? 阿倍仲麻吕
开始遣隋使的日本天皇是谁? 推古天皇
把造纸术传到西方的是唐朝和阿巴斯朝之间的什么战役? 塔拉斯河畔之战
古代埃及等地把它当作纸来使用,这带有湿性的植物名称是什么? 纸莎草
在库诺索司宫殿的迷宫里,居住着牛头人身的怪物,它的名字是? 米洛塔乌洛斯
苏格兰的民族服装里,男士所穿的裙子,它的名称是? 打褶短裙
犹太教里唯一信奉的神,神的名字是? 耶和华
在后汉末期领导黄巾之乱,为太平道教祖的是? 张角
阿拉伯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的出场人物里,因航海而获得财富的是? 辛巴达
1世纪时,因维苏威山爆发而被埋没的古罗马城市是? 庞贝
在特洛依战役中,希腊军队使计欺骗特洛依军所使用的东西是什么? 木马
『只要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便可以撑起地球』,说了这句话的是哪一位古代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
北欧神话里所出现的最高之神?拉丁,在他的肩膀上常站着一只小鸟,它是什么鸟?乌鸦
唐朝第6代皇帝玄宗,在其晚年最宠爱的一位女性是谁? 杨贵妃
在古代希腊有「都市国家」之称的是? 城邦
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繁荣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是下列哪一个?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性恶说的是谁? 荀子
曾经担任过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是哪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呢? 亚里斯多德
在图尔波迪尔间的战役中,把伊斯兰击退的国家是? 法兰克王国
德意志国王亨利希四世希望能解除逐出皇门之令,特向罗马法王请求能得到宽恕,此事件为何? 肖诺莎的屈辱
在日本首次被制造的货币名称为何? 和同开瓕
10世纪时被建造于开罗,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为何? 埃资哈尔大学
「北欧海盗」的语源是? 海湾之民
犹太人的领袖,逃出埃及时,在红海吞灭埃及军兵的是下列何者? 摩西
发明零的概念的国家是? 印度
首次为日本人传来关于茶的东西之临济宗开山祖师是谁? 荣西
在波也尼战役中,与罗马抗战的都市国家是? 迦太基
1世纪时的罗马皇帝,以暴虐放荡出名,为迫害基督教徒的暴君,此人物是谁? 尼禄
中世时期德意志的英雄叙事诗,其『尼布伦根的歌』里的主角的名字是? 齐格飞
罗马帝国的首代皇帝是谁? 奥古斯都
印度神话的女神沙拉斯洛迪,她手上所拿的乐器是叫什么? 锡塔琴
去救援百济的大和朝廷水军,却败给了唐?新罗的联合军队,这场战役的名称是? 白村江之战
在330年,成为罗马帝国新首都的是哪一个城市? 君士坦丁堡
刚出生不久的释迦牟尼说了一句什么话?天下唯我独尊
四大天使之中,为一被视为女性的是哪一位? 加百利
在历史上首次使用铁制武器的小亚细亚民族是哪一个民族? 希达伊德
原产于中国南部,也是杨贵妃喜爱的水果? 荔枝
马来语「森林之人」是指住在苏门答腊岛上的哪一种动物? 类人猿
繁荣于库雅拿朝的佛教美术,受到强烈的希腊文化影响的是哪一个? 健驮罗美术
造成亚历山大大帝的死亡病因是什么? 疟疾
在希腊神话里的众神之中,被称为月亮和狩猎的女神是哪一位? 阿提米斯
日本平安初期的武将,被桓武天皇任为征夷大将军,活跃于讨伐虾夷的人物是哪一位?阪上田村麻吕
「法王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这句话里有名的罗马法王是指哪一位? 英诺森三世
中世时期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和冰岛的英雄故事的总称是? 塞盖
流经德国的科伦市内之河川是哪一条? 莱因河
西班牙迦太基的将军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义大利的罗马时,用来做攻击的动物是?象
推测与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匈奴是同族,造成日耳曼民族大移动的是哪一个民族? 北匈奴族
从很久以前在地中海沿岸就能够采撷到,和烹调及生活息息相关,这结有黑色果实的植物是? 橄榄
欧洲的民间故事里有这么一个传说,它的头部是鸡头其身体是蛇的怪物,其名称是? 鸡蛇妖怪
在传说中的小岛上有长生不老的灵药,秦始皇为了想要得到它也派人去寻找,此地名是? 蓬莱山
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和罗马皇帝尼禄都很喜爱的绿宝石,是几月的诞生石? 5月
位于西藏的拉萨有一个很有名的宫殿,其名称是? 布达拉宫
发扬于宋代,为中国的最大陶瓷器生产地,其地名是哪一个? 景德镇
在特洛依战役中,被箭射中脚的后跟而丧命的人物是? 阿基里斯
发现三平方定理的是古代希腊的哪一位数学家? 毕达哥拉斯
日本平安京是参考唐朝的哪一个首都所建造的? 长安
于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哪一个? 西西里岛
拥有「北匈奴族的国家」这个语源的是哪一个欧洲国家? 匈牙利
以高级纺织品而闻名,原产于西藏的克什米尔是什么动物? 山羊
唐朝项羽的宠姬虞美人,为项羽殉情而死,在此土地开出花来所以又称作虞美人的花是? 丽春花
日本的古坟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属于哪一个天皇的呢? 仁德天皇
用矛来刺杀绑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的人物,之后被列为圣人的是谁? 罗吉奴斯
在蒙古语里代表「盟友」「友人」之意的是哪句话? 安达
汉武帝即使是远征也想要得到的马,是西方的什么马? 汗血马
能够采集到珍珠的是下列哪一种贝类? 黑边蚝贝
在中国的三国时代的英雄中,根据史实,下列三人的身高是谁最矮? 曹操
只用一根桨来划动,船身涂成漆黑的平底船,常被使用在威尼斯运河的是? 水上划船
在中国的三国时代,赠送金印给日本邪马台国的卑弥呼的是哪一个国家? 魏
卡尔大帝时代的法兰克王国的首都是? 亚琛
在萨拉米斯的海战中,败给希腊军的波斯国王是谁? 泽克亚斯一世
在克勒芒宗教会议里提倡十字军远征的罗马法王是? 乌尔班二世
在12世纪金国占领开封,灭了北宋的事件是? 靖康之变
在642年伊斯兰教势力灭亡了萨珊朝的波斯,这场战役是? 尼哈瓦顿之战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之神,为大地之神受民众所崇拜的女神是? 伊希塔
南宋的将军,主张和金国彻底抗战,后被和平派的秦桧所谋杀,此人之名是? 岳飞
在埃及神话中出现,有着豹头的死者之神是? 阿奴比斯
被中国称为「安息」的古代伊朗的游牧民族国家是哪一个? 帕尔提亚
赞扬唐朝第2代皇帝李世民的善政的是哪一句话? 贞观之治
「人类是衡量万物的尺度」,以这句话而有名的古代希腊哲学家是? 伯里克里斯
北宋第8代皇帝,是首屈一指的知识份子,在受到金军的入侵时成为俘虏的是谁? 徽宗
根据善恶二神论,由琐罗亚斯德所创,别名又称做「拜火教」的是波斯的哪一个宗教? 祅教
在世界首次使用铸造货币的小亚细亚南西部的国家是? 莉迪亚
古代希腊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也是『埃格曼侬』的作者的是哪一位? 哀斯奇勒斯
曾经被用来做为牢狱而有名的伦敦塔,建设这座塔的是哪一位英格兰国王? 威廉一世
在六朝时代被做成的诗文集『文选』的编译者是谁?昭明太子
在伊斯兰美术中经常可见到蔓草缠绕的花样,这种花纹的名称是? 阿拉贝斯克
下列哪一个是印度女性的传统民族服装? 纱丽
下列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中,哪一位不是儒学家? 老子
伊斯兰教的斋戒月称为什么? 斋月
在印度教里最神圣,最受尊敬的动物是? 牛
世界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国家是? 中国
以恶妻出名的苏格拉底之妻的名字是? 库莎迪培
在日本的「平家物语」的故事中最先出场的「只园精舍」,此地是指哪里? 印度
以「国破山河在」为开头的「春望」,此诗的作者是谁? 杜甫
梵语「雪住的地方」指的是哪一个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在604年,由圣德太子所制订,为日本最早的宪法是? 十七条的宪法
日本奥州藤原氏的据点是在平原的哪一个寺庙? 中尊寺
日本的源义经在其孩童时期,曾经在京都的哪一个寺庙修行过? 鞍马寺
曾经被称做「鲁提迪亚」的欧洲城市是哪一个? 巴黎
在古代埃及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且是大众信仰之对象的是? 猫
会吐丝做茧的蚕,它以吃什么植物的树叶为生? 桑树
骆驼的驼峰的里面是什么东西? 油
下列哪一位是提倡「天动说」的人物? 托勒密
衡水密卷2021-2022高三一轮复摸底卷三
北宋五子是指()
B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C朱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D 朱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北宋五子
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
周敦颐(1017~1072)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他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赋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延。
周敦颐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著作
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太极图说》等,后人编有《周元公集》,存诗28首,赋1篇,文4篇,代表作为《爱莲说》。
邵雍 (1011~1077)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
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他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邵雍,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人称“邵夫子”、“家先生”。墓葬地称为安乐佳城,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平等乡西村西卧龙沟之阳。邵雍墓1964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等有邵夫子社恢复安乐书院,在邵雍千年诞辰,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现安乐佳城前开辟广场,硬化道路,广植树木, 引入泉水,立有邵雍塑像,竹柏长青。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伊川击壤集》等著作共十余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相传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邵雍三十岁时与父亲邵古由辉县百泉迁居伊川神荫原,创办安乐书院,讲学于家,著书教学。五十岁时迁居洛阳。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送为他作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都很敬重他,恒相从游。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惊人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 –《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修炼人,是不易弄懂的。
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六十七岁卒于洛阳,嘱葬于伊川先莹。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著作
著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包括《观物内篇》、《观物外篇》、《渔樵问对》和《无名公传》。《内篇》为邵雍之作,《外篇》是其弟子之记述,类似语录。另有诗集《击壤集》。[1]
传说预言《梅花诗》是邵雍所写,未见考证。但缺少邵雍诗的“直抒胸用意、质朴通俗、击壤而歌的风格”,基本上可以断定非邵所作,乃后人附会。
一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张载,但不可以不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
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嘉佑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提出“大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后被编入《张子全书》中。
张载像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后赠司空。父亲张迪于真宗初携妻陆氏上任于陕西长安。天禧四年(1020)生张载。天圣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后赠尚书督官郎中,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小官吏。张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议归葬开封。十五岁的张载和五岁的张戬与母亲,护送父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行至眉县横渠,因路资不足加之前方发生战乱,无力返回故里开封,遂将父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以后张载就生活于此,人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就是宋儒濂、洛、关、闽四大家的“关”,因生于陕西而以地望名。另外三家,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称濂溪。程颢、程颐为河南洛阳人,故称“洛学”。朱熹原籍徽州婺源,他本人生于福建龙溪县,学者因此以“闽学”括概。
张载最被二程子等同时诸大儒称许的是他的《西铭》。其实是他的著作《正蒙》最后第十七篇“乾称”中的一段文字,他自己视为可以张之墙牖的座右铭,曾以《订顽》为题录之于书室,程颐改称《西铭》,学者悉宗之。《正蒙》中的另一段文字,张载以《砭愚》为题也曾书于墙牖,伊川改为《东铭》。但《西铭》影响最著,全文只有252个字。
著作
张载的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等,后人编入《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1978年出版《张载集》。
程颢hào (1032~1085),宋代理学家、教育家。
二程像
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珦官至太中大夫。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学《论语》、《孟子》则为“知道”,“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大学》、《中庸》亦不可不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总之,教育必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人为求学统渊源,于他讲学之处立祠或书院以为纪念。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于京师讲《易》处(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立二程祠。明成化二十年(1489),河南巡抚李衍就二程祠建大梁书院,祀二程于讲堂。另嵩阳书院亦为纪念二程所立。《嵩阳书院志·序》称:“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
葬伊川县城西部,伊川县政府建为程园,内有程氏父子三人墓,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园前有广场,与伊川县高中相邻,有西山圣林,为伊川八大景之一。今有程道兴先生投资过亿扩建程园,届时将有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程颐(1033~1107),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宋洛阳人。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说其兄程颢对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
24岁时曾在京师(今河南开封繁塔之左)授徒讲学。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偕兄于嵩阳讲学。元丰元年(1078)知扶沟县,“设庠序,聚邑人子以教之”。元丰五年,文彦博将其鸣皋镇(今河南洛阳伊川县境)之庄园赠给程氏,乃自建伊皋书院,讲学其中几达20年。同程颢一样,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圣人之志,只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以天地为心,“一切涵容复载,但处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宋史》称他“学本于诚,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指南,而达于‘六经’”。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内感于物而识其理。“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学方法上,强调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另外,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后人曾在他讲学之地设书院以为纪念,如河南嵩阳书院、伊川书院等。另外,全国各地亦有纪念他之书院,意在追踪继轨,以示其思想绵长。其著作被后人辑录为《河南二程全书》、《程颐文集》、《易传》和《经说》。
著作
程颢与程颐的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著有《易传》、《伊川文集》等,后人将二人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二程集》